首页

艾丝美脚

时间:2025-05-26 00:42:07 作者:从“摘星辰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74872

 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,大笑不止: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,也是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,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“太空的感觉”。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国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他们走进企业、展馆,了解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长春被誉为“汽车城”“光学城”,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、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,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。

  走进馆内,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。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,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,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“手可摘星辰”和“高处不胜寒”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“机械臂”,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

 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,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,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他说,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,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。

  卡洛斯表示,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他说,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,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。

  在厂区门前,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。卡洛斯说:“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,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第七届进博会)全球货让各方有收获 进博会促消费升级、助产业共赢

“这些各县市创立的手工坊,搭建起了独特的‘深山集市’,打造出传统非遗手工艺文化赋能平台,实现了手工艺制品的产业化、批量化生产。”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、教授赵晓红认为,“指尖经济“在引领民族手工艺和时尚产业发展新风向的同时,还能帮助民族手工艺从业者走上致富之路。

美国中学生收获北大“初体验”:“我们有共同的希望和梦想”

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,近年来舞剧创作者们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被传统束缚,通过创新性表达让传统经典实现了现代性转化,面向新一代的受众群体,选择以更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认知特性进行艺术创作,带来一部又一部令人惊艳的作品。

山西探索“世界稀缺煤种”炼焦煤保护性开采

3月19日,习近平总书记继续他的湖南之行。从长沙往西北,来到了常德。继前一天在长沙看一所学校、一家企业之后,总书记在常德去了一条古街、一个村庄。这两个地方有哪些看点,总书记重点关注了什么?《时政新闻眼》为你解读。

【何以中国·运载千秋】环球网评:文脉源长,续写“大运千秋、弦歌不绝”时代新篇

如针对企业在“出海”过程中面临数据合规监管的高昂成本和严苛要求,杭州律师团队开发数据出境“无忧”法律服务产品,为企业提供数据出境合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包括完成标准合同备案、出境安全评估、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。

时政微纪录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正当时

“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还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,新能源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,我国成为世界能源发展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者”,字里行间有信心,更有决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